2021年5月20日至5月28日,由温江区公平街道组织、温江区文化馆、区舞蹈家协会、区文化志愿者协会联合培训,为期一周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蛾蛾灯”群众广场舞蹈——又见•蛾蛾飞培训工作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共有男女群众演员60余人参加,尤其是男演员,在温江区近几年的群众文化活动中非常少见,男演员的参与打破了非遗传承项目广场舞蹈学员的单一性,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非遗传承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创新基础。
“蛾蛾灯”是温江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已有上百年历史,“蛾蛾灯”的产生与川西平原人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它是模拟独轮鸡公车载人、行路等生活场景的民间灯类舞蹈,通过祖孙赶集、鸡公车上坡下坎、爷逗孙、孙扑蝶等情景内容形式,主要表达他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生态和谐的愉悦心情。
在此次培训,温江区文化馆、区文化志愿者主要以“蛾蛾灯” 动态表演为基础,从而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传承推广教学辅导,培训过程中通过舞蹈动作创编、故事情节推敲、本土文化挖掘等方式,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中普及、传承和传播。
“蛾蛾灯”作为区文化馆重点辅导的有突出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其作品充分展示了具有浓郁蜀乡风情的民间艺术风采和川西坝子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同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导体,区舞蹈家协会、文化志愿者为链接,群众参与为载体,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认同家乡三者合一,凝聚成为强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力量和情感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