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首页  |  微信  |  微博
首页 > 非遗保护 > 非遗项目
温江滴窝油酿造技艺
作者:-   时间:2017年05月15日   点击数:7958

项目简介

  清乾隆年间,江西省金溪县人郑豫昭、彭永年迁来温江城关开设铨盛号、海天春号酱园。民国期间,酱园业逐步发展,产品很多,其中滴窝油色香味俱佳,是温江的传统名产品。独具一格的“温泉牌”窝油,又名“温江白酱油”,系选用上等黄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天然发酵,日晒夜露5至8个月后,制成酱胚,装入木桶内,成熟酱胚遇冷回润产生的汁液,顺缝滴入窝内,故称窝油或滴窝油。抗日战争时期,经入川的外省人士食用后广为介绍而名传四方。温江酱油酿造工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质浓色鲜,芳香味醇,久储不变质的特色,是烹调的优质佐料。

传承人简介

  滴窝油代表性传承人:夏成祥,男,1950年出生,四川成都温江人。从1971年开始就在国营温江食品厂从事滴窝油酿造工作。从自己拜师学艺到现在自己带徒传承这门技艺,自己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一直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联系电话:028-82722259
地址:中国·四川 成都市温江区文庙街6号
邮编:611130
技术支持:成都全景
蜀ICP备17017002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50173
公安备案号:备200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