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首页  |  微信  |  微博
首页 > 文艺创作 > 文学作品
温江记忆•百年献礼——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学征文作品选登(第三期)
作者:温江区文化馆   时间:2021年05月01日   点击数:3246

微信图片_20210512155114.png

《菜婆婆的心事》(小小说)

— 李文光 —

作者简介:李文光,笔名闻歌,区作协会员,退休干部。


自从搬进集中安置点后,70多岁的菜婆婆在住家不远的河滩地开了一片荒,种起了蔬菜。

菜婆婆当姑娘时,家住县城边上的菜蔬队,从小跟随父亲学种菜,深得种菜的诀窍。她在菜地旁挖了一个坑,将烂菜叶、鸡蛋壳、油枯、烂豆子之类的废物堆砌发酵,然后在租平房的外地民工那里担粪水,将发酵的堆肥与粪肥勾兑使用,成为真正的农家肥。她又在熬药的中药店捡些药渣,洒铺在菜地里,这样菜就不易生虫。

有这两项绝技,再加上精心管理,菜婆婆种的菜水灵,新鲜,卖相好,拿到县城的街上卖,往往是还没到菜市,就在路上被抢光了。后来,城里不准沿街为市,菜婆婆只好到市场卖。菜婆婆遇到了烦恼:鲜嫩的蔬菜到中午了还没卖完。原因是,城里人买菜习惯用微信付款,菜婆婆没有,也不会用。

儿媳王桂华很热心:“妈,这好办,我帮你在微信平台申请一个收款码就行了。”

第二天,菜婆婆又推了一筐水嫩、新鲜的蔬菜到集市上卖,将微信收款码牌牌挂在醒目的菜筐边。果然,很快就卖得精光。但到手的现钱并不多,大部分钱都通过微信转到了王桂华的卡里。

菜婆婆内心矛盾极了。

菜婆婆的老伴前两年得病去逝,儿子在一家物管公司当保安,儿媳在一家公司当出纳,精明能干,孙儿在读大学。老伴去逝后,家就交由儿媳管理,自己该享享清福了。但菜婆婆劳动惯了,一下闲下来反倒不习惯。她就对儿子儿媳说:“我做惯了(指劳动),现在不做反而觉得这疼那里疼的。儿子儿媳也就不再反对菜婆婆种菜。

菜婆婆种菜也有私心。“交权”给儿媳后,她手里就不宽裕了,卖菜就是想多存点零花钱,一来给孙儿一点,二来遇到邻里的红白喜事也拿得出手。现在这个微信牌牌扫码虽然方便,但微信是儿媳的,卖菜的钱自己收不到。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好长一段时间,王桂华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但就是不提菜婆婆卖菜的收入。菜婆婆心头堵得慌,心想,万一哪天自己真需要钱的时候,又咋开口要呢?菜婆婆越想越憋屈,食不甘味,夜不能眠,腹也胀,胸也闷,竟然病倒了。王桂华见状,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做了各项检查,结果无大碍。医生说得轻松,吃点药,调理一下就行了。菜婆婆见儿媳为自己看病,跑上跑下又排队,还花那么多钱,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就说:“桂华,看病检查,开药花的钱,妈卖了菜还你哈。”

“妈,你说到哪里去了?这些检查,拿药的钱,都是你的钱。”

“我的钱?”

怕婆婆不明白,王桂华又说:“你一年到头卖菜的钱,我一分钱都没动过,用微信全部转存在一个专门的银行卡上,就是怕你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生疮害病的好急用。”

听了儿媳的话,菜婆婆深感内疚,觉得错怪了儿媳。她想给儿媳解释点什么但又放不下面子,终究没说什么,但内心已释然,感觉胃也不怎么痛了,胸也不闷了。

回家路上,菜婆婆对儿媳说:“桂华,我好多了,明天就去卖菜哈。”王桂华没有立即回应菜婆婆的话,只是往婆婆的座位挤了挤,把婆婆的一只手紧紧攥在手里。


(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4月25日已选登)



《走不出温江水》(散文)

— 青荷 —

作者简介:青荷,原名易霞,工作单位:四川省天基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获2020《鱼凫文艺》“年度文学奖”新人奖。


我年幼的时候,三爸就来到温江倒瓢。他回来给我们说,温江是一个好地方,平原大坝,经济活络,最重要的是天气舒服,不冷不热。从小生活在重庆这大烤炉的我,热怕了。一参加工作,就想到温江来乘凉。是温江,这把大伞,一直罩着我,在这儿,孩子上小学,初中,大学。我们在这儿安家乐业20余年。

国内国外,我去了很多地方,但总走不出温江水的影子。有文人考究说,为什么叫温江,是因为高原下来的水,流到此,就变温暖了。是呀,温江这儿没有烈日寒风的交相加逼,有的是兮兮暖风扑面宜人。有四时不败的绿叶与鲜花明人,更有粮丰物茂的水土滋养。生活于此的温江人,毛孔渐渐的萎缩,皮肤的温络渐渐变得细腻,如缎子般的美,眸子明亮清澈,犹如水洗过的温润。

温江好,温江确实好。温江的环境好,消费低,我们2006年就在这儿买房,一家三口全迁到温江来了,是名副其实的温江人了。温江的天气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黎明时分淅淅沥沥的下点小雨,上班的时候就停了,很像峨眉的红椿小雨,亦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的意境。每天清晨,上班,走在宽阔干净的大街上,看见公路两旁的鲜花,瓦蓝的天空,嗅着干净清爽的空气,真舒服,真为自己是一个温江人自豪。

温江人是幸福的,幸运的,开心的笑永远挂在脸上。马姐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一碰到我,就说,小易,我带你去参观我们的幸福田园,可漂亮啦,还带你去吃温江的脆皮豆花,酸凉粉鱼。经不住马姐的盛情邀请,我于今年的3月8日,邀约上三朋好友去马姐的幸福田园美美。

幸福田园位于万春镇幸福村,与万春田园绿道与国色天香国际度假区和温江园林鱼凫花乡园林生态公园相连接,相融。地处国家的生态示范区核心区,越过成青旅游快速通道就到了。幸福田园总占地4547亩,目前开发2520亩,以园林,林盘,水系,花木为依托。以记住乡愁,留住香味为宗旨。按照产村相融,四态合一的理念,打造4A开放景区标准。在不改变田园肌理,不破坏河流沟渠,注重将古蜀文化,农耕文化,鱼凫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生态景观设计和旅游设计中去。川西居民风情的新房子,又大又宽敞漂亮,屋外是大片大片的花海,带给人们回到自然的朴实纯真中去,诗情画意,造型雅致。湿地公园是二期景点,占地约150亩,水循环大型芦苇沼泽湿地,80%以上整体绿化,200多种植物,鸟类40多种,更多珍稀动物迁徙地和中转站。水立方是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空间,也很庞大。体现温江健康产业高地,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都市新区。幸福田园真的很漂亮。

我们一行五人驱车环游温江,马姐告诉我们中间有红黄绿三条标志的是车的绿道,你看,不光人有绿道,车也有绿道,真的高兴。宽敞干净的公路两边是很多园林,里面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花枝招展,小桥流水,山水相融。马姐告诉我们,她家有几亩地,还租了邻居的地,现在有10多亩的园林,种了很多花和树,每年光苗圃收入就上百万。外加女儿女婿开有汽车配件厂,那个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哦。我们来到了马姐的苗圃,她如数家珍的介绍到:造型独特的万年青,金黄灿烂的似大绣球的金禾女贞,开菲红点点花的是巴杆紫薇,才报青的是水杉树,一串串粉红花的是垂丝海棠,鹅黄色的是龙桂,钟竹,大片片的含苞待放是樱花,喝醉了酒的红枫,片片红叶的红叶李,造型很美的罗汉松,红继木,伸出火红舌头的红叶株胶,不骄不躁的三角梅。

我以为只有马姐家才这么富裕,就问,邻居们怎样呢?马姐说,你看那边的园林,那边的别墅都是邻居们的,他们比我还过得好呢。花木销往全国各地,还有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的。

是的,我望眼一看,不远处,一栋栋小别墅点缀在姹紫嫣红的春天中,鸟儿在清脆的鸣叫,人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春天的故事,实现着中国伟大复兴梦。

在返程的路上,马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的感谢党,感谢政府,是他们带领我们过上这种好生活的。他们让我们种花,种树,搞苗圃,引进资源,培训我们技术,苗圃才挣了钱。

我为自己也是一名温江人,骄傲,自豪。走到哪儿,都走不出温江水!


上一篇:温江记忆•百年献礼——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学征文作品选登(第四期) 下一篇:李永康作品评论与鉴赏系列之三十四: 评论文章及书籍摘要
联系电话:028-82722259
地址:中国·四川 成都市温江区文庙街6号
邮编:611130
技术支持:成都全景
蜀ICP备17017002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50173
公安备案号:备200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