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成都市广电旅游局非遗处和公服处,在温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领导、温江区文化馆非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滴窝油酿造厂进行了调研。
在此过程中,调研人员对滴窝油的酿造过程、原材料选取和独特的酿造技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通过工人师傅的介绍,了解到温江滴窝油是由黄豆和小麦磨成颗粒后均匀混合,通过高达11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蒸煮后,下镇摊凉,在32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环境中下完成制曲,也就是发酵,完成制曲后需要进行6—8个月的露晒,最后曲料回润浸滴出的液体即为酱油,这也是温江酱油被称为滴窝油的由来。
最后,市局领导强调指出,温江酱油独特的酿造技艺,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改变最为原始的手工制作流程,最纯正的味道保留了最初的情怀;滴窝油作为温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强传承和保护;二是要加强温江特色文化遗产的品牌打造和宣传;三是要加强创新学习,多与外界交流,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更新与时代新主题的结合,让温江特色走出家门,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