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首页  |  微信  |  微博
首页 > 文艺创作 > 文学作品
李永康作品评论与鉴赏系列之二十六: 隔壁大哥李永康
作者:侯德云   时间:2019年11月13日   点击数:39457

       1996年的某一天,我的视线无意中在《青年作家》上与李永康的名字相遇。他说《小小说创作呼唤大手笔》。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小小说创作不久,他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压力。我慌慌张张地问自己,你啥时候才能成为“大手笔”呢?

此后我在翻阅报刊的时候,见到李永康的文章肯定是要读一读的。我想看看他又说了些什么。他还是在说小小说。总是在说。以作品的方式说,以随笔的方式说。说来说去。

      前不久,在《百花园》上,我读到了他的《平民艺术的现实意义》,仍然在说小小说。他说,小小说作家“本身就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他说真话,抒真情,不装腔作势,不居高临下。”他还说,小小说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没有想到要用小说来揭露什么,来鞭挞什么,来提倡什么,来教化什么,因此就可以用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小说中的人物。”

      我赞同他的说法。这些说法其实也是他本人小小说创作的出发点。

      李永康是一个生活化的小小说作家。

     生活化的作家的最大特点,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

汪曾祺先生就是一个生活化的作家,他说“作者和读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最好不要想到我写小说,你看。而是,咱们来谈谈生活。生活,是没有多少情节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成说的,“写小说就是在生活里溜达溜达。”

      我觉得,李永康的很多作品都是从生活里溜达出来的。他喜欢用第一人称写作。使用第一人称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感,能够让个人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阿成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

      读李永康的小小说,我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确切地说,我不是在读,而是在听。听一个很熟悉的人说话。听隔壁的大哥说话。虽然,辽宁与四川相距遥远,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我认准了,李永康就是隔壁的大哥。

      生活化的作家往往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些地域性的色彩,比如阿成小说中的东北味儿。同样,李永康小小说中也不可能没有川味。他的《十二岁出门远行》里有一句,“要不是车把势的一声拢了,我再这样跟着走这么长一段路也不会有什么困难的。”这里的“拢了”,我很陌生,但我相信四川的读者一定不会对它有什么隔膜。类似的句子和词汇在别的作品中还有,但都没有给我造成阅读上的障碍,我完全可以“猜出”它们的意思。

有地域性的色彩是好事,写小说就应该这样。

      李永康对小小说是相当痴迷的,按他自己的说法是“钟情”。这是纯粹的情感层面的一种表达。他自己承认,他写得很慢。我的理解,慢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小小说爱得太深。真正的爱,是没有功利性可言的。他“不靠它挣钱养家糊口,也不靠它提干长工资享受待遇,更没有打算靠它流芳千古”。他只是“有话要同他人说有事要同他人探讨”,只是因为这是他非要去做的一件事情。仅此而已。可以这么说,小小说创作,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方式。

      我确信,李永康以这样的心态投入创作,写出好作品,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写不出好作品才会让人觉得奇怪呢。

      事实上,最近几年,李永康的作品行情一路看涨,不仅被各种选刊频频转载,还有多篇入选了中学生课本。这在整个小小说创作领域里,绝对是难得的佳绩。

李永康的小小说,我最喜欢的有《红樱桃》、《生活》,以及《生命是美丽的》。

    《红樱桃》里有一种令人神往的精神氛围。樱桃节篝火晚会,是善良与善良的欢聚,是真情与真情的融合。在这里,红樱桃已经成为美好的代名词。

    《生活》是沉重的。它让人感觉到的善良有时候并不能跟生活的磨难相抗衡。这样的事实让人心酸。但不管怎么说,善良永远是人性的闪光点。

    《生命是美丽的》说的还是善良。是一个人内心的善良对另一个心灵的哺育。毫无疑问,所有美丽的生命,都是爱心的花朵。

      谢谢李永康告诉我们这些。当然,他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

      冯辉先生在李永康小小说集《小村人》的序言中说,他是“以平民的心态、以平民的眼光、以平民的然而也是平民作家的话语来关注那些很普通的人”。这正是生活化作家的最为可贵之处。当然也是李永康小小说创作的最为可贵之处。

      我大致也可以算是一个生活化的作家。现在,我想跟隔壁大哥李永康说,生活要讲究“滋润”,小小说的叙述也应该这样。

 

 (原载《小小说俱乐部》、评论集《小小说的眼睛》侯德云  著  大连出版社2004年5月)

 261.png


 

评论集《小小说的眼睛》侯德云  著  大连出版社2004年5月

 

      侯德云 (1966~)笔名耘堂。辽宁新金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辽宁青年干部学院。现任辽宁省作协理事、辽宁省文联委员、中共辽宁省瓦房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瓦房店市文联主席。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小说集《手很白》、《简单的快乐》,短篇小说集《谁能让我忘记》,散文随笔集《自己的事情》,创作随笔集《小小说的眼睛》。小小说《二姑给过咱一袋面》等十篇作品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总体创作成绩获“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小小说星座”奖,当选2003年度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当选2004年度读者最喜爱的十位小小说作家。

 


上一篇:李永康作品评论与鉴赏系列之二十七: 李永康给我一串《红樱桃》 下一篇:李永康作品评论与鉴赏系列之二十五: “意蕴”与“真实性”的商讨
联系电话:028-82722259
地址:中国·四川 成都市温江区文庙街6号
邮编:611130
技术支持:成都全景
蜀ICP备17017002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50173
公安备案号:备200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