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看重“先做人,后做学问”原则,学问再好,人品不端,如左拉所言,是轰造一时的“虚伪的天才”。
李永康,成都温江人,全国著名小小说作家。2010年4月7日,新华网、中国作家网先后推出“李永康作品评论专辑”;他的代表性作品分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小小说精选》、《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选》、《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和《英译中国微型小说选集》等选本;并列入小学语文教材和中高考模拟试卷。《中国传奇》获得《小小说选刊》十三届(2009—2010年)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第四部评点作品集即将付印之际我不得不说几句话。
与永康相交快二十年了,其作品我固喜欢,他的为人更给我印象深刻。他的小说好,得益于他的做人。
李永康的勤奋与思考。永康做人低调,不张扬,作为一个精神饱满者,他重实干,言行落在实处,不仅个人勤奋笔耕,而且带动一个地区的微型小说创作活动,由他主编的《微篇文学》刊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65期,传播全国,影响深远。李永康身上透露出一种从幼年养成的农村子弟的憨实,做事一丝不苟,他写小说总是带着与人商量的愿望。这商量就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精神的互动。他不将他的写作看成是完成一种单一的教育套话,他更懂得文学是培育人的美感的,向上的精神元素,是人心的“贵”(灵魂)的高昂。任何缺乏精神的知识,一钱不值,还会危害社会。利用三聚氰氨制造毒奶粉,利用“瘦肉精”制造毒猪肉,那不就是有知识而没精神的人干的吗?“富”而缺“贵”(灵魂),即为富不仁者也。“良心值几个钱”一说,是对“贵”(灵魂)的践踏。李永康对金钱没有功利性,靠认真的写作给他带来声誉。李永康自己也承认,他写小小说“是我要做的非同一般之事情中的一件”。有评论家称李永康的小说以“平民作家的话语来关注那些普通的人”,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艺术感受,写出普通人的命运和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就保证了他作品的大众性,老少咸宜,成为“最具中学生人气的名作”。李永康是一个富于理想的人,他崇拜英雄,讴歌英雄,他笔下的《将军》、《英雄》思想境界的崇高,人格魅力的伟岸,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永康扎根生活,忠于生活,正是雄厚的生活资源,为他的创作搭起了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李永康小说的艺术表创新。小小说的核心是作家的认识、体验、感情和审美的凝练性,形成中子似的爆炸烈度,给人强劲震撼。读读他的《中国传奇》,人们自会佩服作者观察之深刻及想像之丰富,不同于插科打诨、挤眉弄眼逗得褒姒大笑的浅薄。
李永康喜欢读书,为他的艺术创新带来了借鉴。一篇《进东城》在读者脑子里呈现的是作家虚构的幻觉世界,杂乱得不可置信。这东城布局,稀奇古怪,城墙围城墙,大蒙古包套小蒙古包;进不了城,出不了郊外,进出要坐飞机,中途刹一足,还可以下客。真有点志怪小说的味道,这就是作家创作的荒诞派的中国小说。其实,生活中荒唐事,因为它与正常反差太大,容易引发人们注意,无论作家写与不写,它都存在,,作家写出来就是对荒唐的的一种矫正,让人生走上正道。《二十世纪末微型小说界将起未起的官司》、《吹气球的游戏》《地球还原公司》等,作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世间无奇不有,多少荒唐人,多少荒诞事。小说的启迪意义就在于此。
有评论家称李永康的小说属“写意类小小说”,还有评论家从美学上给他的作品冠以营造审美“意蕴”的概括。无论小说的“写意”或“意蕴”,都是通过作家作品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在读者心灵上完成艺术欣赏的重组合,韵味自是隽永无穷了。笔者曾在《寓意·荒诞·叙事层面》一文中,用法国文学泰斗左拉的话说“一页写得好的书有它的纯洁寓意,这寓意在于它的完美之中,存在于具有特色的强烈的生活气息里面”。《两棵树》发人深思。读其文,在潜移默化中,使懦者奋起,强者更勇敢。作者的《中国传奇》展示了万花筒般的人间众生像,其意蕴或写意,旨在批判在压力下滋生的想不劳而获的文化心态。《地球还原公司》假科幻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小说,它体现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心。房子建设,田园消逝,于是还我一片绿地,给大地披上绿装,锦绣山河盼还原的呼声此起彼伏。还好,我们尚未走到这一步。古人云: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又曰,事到临头不自由。今人要警觉。
2011年3月,李永康成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笔者衷心祝贺他,在未来一年的写作中,创作出更令人兴奋,令人鼓掌的作品来。我们期待着。
2011年,4月2日,成都
(原载《成都大学学报》2011年4期)